各位战友,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就技术问题进行讨论,沟通和分享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。本人曾供职于500强外企以及大型国内药企,并从事技术服务多年,对于技术本身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。最近事情不太多,故而在这里开贴,想与各位朋友一起讨论一下粉末直接压片的相关问题,希望我浅薄的知识和经验,能够给从事研发和生产,或者注册的诸位帮到一点忙。
直接压片技术在欧美大约始于上世纪60-70年代,时至今日,已经是被普遍接受的压片技术。根据保守的估计,目前欧美大约有50%以上的药片,是通过直接压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。直接压片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缩短工艺流程,并且避免水分的引入,这在很大程度上,使得生产的效率得到提高,并降低了生产的总成本。对于一些对湿热敏感的药物,采用直接压片是非常好的选择,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。在欧美的仿制药生产中,采用直接压片进行摸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,如果合适,原研的湿法制粒通常会被直接压片的工艺所取代,类似的例子可以在FDA推荐的文章中找到< Quality by Design for ANDAs: An Example for Immediate-ReleaseDosage Forms>.
我们国家制药工业相对落后,直接压片技术引入中国并逐渐推广开来,大约是在十年前的事情。时至今日,直接压片在国内已经被不少人所认可,并成功运用于大规模生产。这在很大程度上,其实要归功于国外众多优秀辅料公司的大力推广,例如Colorcon, MEGGLE, JRS, FMC, BASF, 和Roquette等等。当然,从另一个层面来说,也正是因为功能性辅料的出现,才使得直接压片成为可能。
由于湿法制粒在国内的历史比较久远(只能是相对而言),目前仍有不少药厂,依然对直接压片工艺的运用心存疑虑。举一些简单的例子:一些人曾认为直接压片需要专门的压片机,普通的压片机不能胜任;而另外一些人,则在尝试采用了普通的湿法制粒辅料进行“直接压片”失败之后,宣告了对直接压片的放弃。很显然,这些和我们的使用习惯,认知,以及医药发展的滞后是相关的。
随着“十二五”规划的逐步实施,所谓“药品质量再评价”也在逐渐展开,可以看得出,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,不管怎么说,这于国于民都是好事。这个时候,直接压片的另外一个优势会凸显出来,那就是自身工艺的稳定性,它不再像湿法制粒一样有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众多的IPC控制点,而仅就处方本身就能决定片剂最终的物理特性以及释放行为,因此使用直接压片可以让药品生产的批间差异降到最低。举个例子:现在可能都是讲究溶出曲线和原研一致,有些问题当然是出在原料药本身,但是更多的问题还是出在批间差异太大,同样的处方,生产出来的药品的溶出曲线,即使在同一介质中,释放行为也有较大差异。这些问题,如果各位有兴趣,我们可以在后面的帖子里面细致讨论。
但需要明白的是,直接压片并不是万能的,他只是一种压片的解决方案,即解决完成压片过程最重要的三个问题:总体物料的流动性、可压性和含量均一性。通常而言,直接压片只适合于API的比例在0.5%-30%的片子。注意我是说“通常”,如果剂量超过30%,则对原料药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依赖,不能太差;如果剂量低于0.5%,混合均一性会是一种挑战,需要尝试通过将API微粉化或者等量递加等方式,来保证混合均一性。
在这个帖子里面,大家可以发表对直接压片的看法或见解,也可以提出自己在粉末直接压片研发或者生产上遇到的麻烦,我将尽我所能,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。我对具体的品种没有任何兴趣,大家也不必透露品种名称。本人的确处理过不少直压的case,但是如果直接找我要某个品种的处方或者生产工艺,恕无法满足您的要求。希望借这个平台,激起大家思想的火花。
版主kidant留言:
欢迎分享经验,希望此贴能长期维护成为一个精华帖!
相关标签:制剂技术讨论版(1)